
台灣的團購文化介紹
2023年5月12日 12:24
您好,我是 ACCESS TAIWAN 的 Tommy。
我將介紹一些日本人來台灣時可能覺得奇特的地方。
※ 弊公司的主要業務是在台灣、香港和新加坡提供定期訂單系統、代營運服務(運營代理)和第三方物流服務。
請多多指教。
上次我介紹了「台灣常見的行銷策略」。
台灣常見的策略有買一送一、第二件六折、寄杯等等。
如果您有興趣,請稍後查看。
這次要介紹的是台灣常見的「團購」。
在進入正題之前,先從閒聊開始吧。
閒聊
「團購」的意思是大家一起訂購商品,當訂購數量越多時,折扣率也越高,這樣就能以比平常更便宜的價格購買商品。
閒聊①:在辦公室團購
在台灣的辦公室中,與同事一起團購是很常見的事情。例如,
- 在午餐時間,與同事一起訂購便當
- 在下午茶時間,與同事一起訂購飲料
- 在閒聊時,一起進行「團購」是很普遍的。
常見的「團購」商品是零食。
通常在早上11點左右,大家會一起訂購便當。
即使在開會期間,這也很常見。
我們幾乎每天都在思考中午要吃什麼。
此外,便當不是在自己的座位上吃,而是在某個會議室裡,大家帶著自己的便當一起聊天吃飯。
※這並非強制性的,可以自己買自己喜歡的東西,在座位上吃也完全可以。
※當然,自己在座位上吃也沒問題。
我認為這是在其他國家很難想像的辦公室風景。

閒聊②:「盤子」的意思
我們來介紹一個中文詞彙「盤子(Pánzi)」,這是中文中的一個詞。它通常的意思是指「盤子」,也就是用來盛放食物的器具。
但它還有其他的意思。

例句:這支筆一般300元就能買到,你竟然花了500元,真的是個「盤子」。
這句話的意思是:這支筆平常只要300元就可以買到,你居然花了500元,你真是個容易上當的人。

順帶一提,這個中文詞彙的起源是台語。
台灣語中用「盤仔(Pān-á)」指代盤子,年輕人將其發音接近中文的「盤子(Pánzi)」。
我從小時候就偶爾聽到這個詞,但近年來使用它的人更多了。看來台灣人非常注重金錢和物超所值。
這次的主題「團購」也是類似的話題。
現在我們進入正題。
團購
團購的意思是,在台灣是一種非常常見的銷售方式之一。用日語來說,可以稱之為「共同購買」。
意思是大家一起訂購商品,當訂購數量越多時,折扣率也越高,這樣就能以比平常更便宜的價格購買商品。
根據統計數據,台灣團購的年銷售額約為120億元,這只是保守估計。
※數據來自2018年。
※這僅指團購網路通路的銷售額。
※除此之外,還有其他不同的團購方式,我們在下面會進行解釋。
此外,團購中有90%的商品是食品。
例如,一些知名店家的蛋糕、特產等等。
團購有三種方式:
- 由鄰居或附近的人發起的團購。
- 由KOL(關鍵意見領袖)發起的團購。
- 團購電商通路。
我們將逐一介紹這些方式。
由鄰居或附近的人發起的團購
這是最基本的團購方式。有一位團購主(團購的擁有者),他會開始這次的團購活動。
活動有一個截止日期。
團購主會從銷售額中獲得一部分金額,通常是5~15%。
團購的商品種類多種多樣。
常見的有食物、食材(冷凍食品)、生活用品(洗髮水、清潔用品)等等。
通常在LINE GROUP或Facebook群組內進行。
參與團購的人可以是附近的鄰居、同事、朋友等等。
想參加團購的人可以在下方留言,類似於商品○ + 1 的方式來接單。

LINE 中で、498人がいて、○○ +1 / +2 みたいに注文します。

画像元 URL
當然,也有一些人下了訂單卻沒有前來領取或支付款項。
在這種情況下,如果發生了X次,我們會封鎖他們並將其列入黑名單。
順帶一提,近年來,城市中的便利商店也開始實行同樣的方式。
附近的居民和經過便利店的人們會加入LINE GROUP。
在其中團購,並到超商取貨。
另外,關於團購主:
我們以一位團購主的例子來說明。
A太太是一位家庭主婦,同時也是一位團購主。
她平均每週進行20至30次的團購,每月的銷售額超過40萬元。
隨著團購業務的不斷擴大,她目前自己租了一間店面,作為倉庫和實體店鋪使用。
有店面後,還有其他好處,比如附近的人經過看到後,可以一起參與團購活動,逐漸擴大團購的規模。
近年來,團購主也開始在直播中進行商品介紹。

ある一つの團購のオフライン店舗です。
由KOL(關鍵意見領袖)發起的團購。
接下來是由KOL(Key Opinion Leader,即意見領袖/網絡紅人)發起的團購。這種形式的意思是,由一定程度上知名的人來發起的團購活動。
最初是KOL推薦他們使用過的好商品給粉絲們,
因為有很多粉絲希望購買,所以KOL會與業者進行團購交涉,
例如,要求業者以最低100件、並以較低的價格提供商品。
近年來,情況有所變化,業者也會請求KOL協助進行團購,
當然,KOL會獲得一部分的佣金作為報酬,通常是 10% ~ 15%。
參與團購的消費者就是這些KOL的粉絲們。

然而,使用Google表單付款需要銀行轉帳,且確認流程比較繁瑣,因此近年常使用網購系統。
商品由業者直接寄送至消費者的家中,形同一般的電商通販。
這種團購活動也有期限,過了期限後就無法在網上購買了。
另外,通常KOL的團購價格約為市場價格的70%,
KOL通常能獲得團購銷售額的15%作為佣金。
因此,KOL團購的價格略高於「由近鄰或熟人發起的團購」。
另外,KOL也透過直播購物等方式介紹團購商品,有點類似電視購物的模式了。

黒い服着てる人は、Youtuber 百万登録です。
赤ちゃん用に食卓販売してる團購 です。
團購電商通路
最後介紹的是團購的通販方式。與一般電商的不同之處在於價格更為優惠。
或許這個概念不太容易理解。
舉個例子,像是購買酒店自助餐券,通常可以一次買十張或更多,價格會比較優惠,但數量較大。
如果自己用不完,平常會跟親戚朋友一起購買。
在這樣的情況下,團購的通販應運而生,以一個平台的形式,以比市場價格更便宜的價格進行銷售,讓每個人都有利益。
一開始主要銷售的是SPA券、酒店券、溫泉券、餐券、旅行券、旅遊設施門票等等。
逐漸擴大商品銷售,變得更像一般的電商。
使用方式方面,
如果是餐券的話,在通販平台接收訂單後,會在APP內生成QR Code。使用時,只需向商家出示QR Code即可。
如果是商品銷售,則與一般的電商相同,由業者將商品送達給消費者。
消費者可以是普通的一般人,任何人都可以參加。
台灣常見的團購電商有 Gomaji、媽咪愛 、17 LIVE、iHergo、486 などです。
- Gomaji 是一個以旅行券起家的服務。
- 媽咪愛最初是一個論壇,讓懷孕和育兒有疑慮的媽媽們互相支持。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團購平台,提供嬰兒用品等商品。
- 17 LIVE、iHerGo、486 是提供生活用品、食材、家電等團購的電商平台。
- 它們已經成為類似一般電商的平台。
- 此外,iHerGo 和一般的團購主合作,一起進行商品銷售。

こちらは「媽咪愛」のトップ画面です。
赤ちゃん向け:赤ちゃん用品、おもちゃ、離乳食、子供勉強の授業、衣類…など
お母さん向け:衣類、化粧品、母乳育児関連用品、…などです。
また他に、親子旅行のホテルもあります。
結論
台灣人非常注重價格,甚至有著「盤子潘仔」(買高價格的人是笨蛋)的文化。他們非常看重性價比。在這樣的環境下,團購在台灣非常盛行,很多人都會透過團購購買商品。團購可分為三種類型:
- 由附近的人或團購主發起的團購。
- 由 KOL(意見領袖)發起的團購。
- 團購電商
順帶一提,團購商品雖然有著價格低廉的印象,但實際上並不限於低價商品。甚至高價家電也會進行團購。
例如,以 iHergo 為例,曾經將一萬元的空氣清淨機團購成六百萬元的銷售額。然而,比市場價格更低的價格才是重要的。 如果要在台灣銷售商品,我認為可以考慮以團購作為一種新的銷售渠道。團購有助於擴大知名度。
然而,我認為應該避免給人低價品牌的印象,可以考慮提高單價。例如,透過商品套組或組合來提高價格,這樣換算成每個單品就會顯得便宜。
此外,團購可以事先知道銷售數量,因此無需在台灣備有多餘的庫存。
以上,感謝您閱讀至最後。
2023/05/12 星期五 11:25
TOMMY WU
ACCESS AP TAIWAN 辦公室